描写中秋的作文
中秋放假三天,读6年级的女儿,要求写一篇中秋的作文。
催促她快点完成,赶回老家过节。她义正严辞拒绝:“不行。没有吃月饼,也没有赏月,连中秋都没有过,怎么写?”
我呵呵一笑,阴沉着脸:“不吃月饼写不了中秋作文?国庆节,是不是还要去北京,上天安门挥一挥手?还有端午节,要不要把屈原从汨罗江请出来?那清明节,是不是要,嗯?”
不光女儿,我自己都吓一跳。再说下去,都要给自己扫墓了。
她的潜台词很明显:没吃过猪肉,没见过猪跑,猪我写不了。我方则坚持认为:没吃过猪肉,还没见过猪跑?中秋,请想象一下,一轮圆月挂在树梢,我们在地上,举饼正赏月,天上好热闹,嫦娥和玉兔,吴刚割树忙,云云。女儿毕竟没见过世面,被我呛住,一时又无法反攻,只得气鼓囔囔回房,左一句右一句的开始憋词。
女儿从3岁开始就在岳阳城里生活,只要是放假的节日,基本上吃喝玩乐过一遍。五一、六一、元旦,和好朋友一起逛公园,夹娃娃,KFC;过生日尤为隆重,吃蛋糕、看电影,买新衣。这哪里是过节,分明是打劫好不好?
我个人坚决反对这种形式主义、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,几次下决心要开一个严肃的民主生活会,结果他们用脚投票,留我一人在家,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好开展,只得作罢。
女儿想要的东西几乎无需等待,唾手可得。想要小天才手表,买;优学派,买;请家教,上辅导班,学特长,买买买。来得容易,哪会珍惜?不像我,两年多了,苹果6S还坚守岗位,屏幕坏半年,硬挺着没换。
自然,女儿也无法体会,她身边中年油腻大叔,20多年前也曾是翩翩少年,为了和小伙伴玩天井山,要提前把牛鸡狗猫喂饱,写完三大版毛笔字,做完所有作业;为一双球鞋,要眼巴巴从开学盼到寒假,外加期末考双百分。每一份焦灼等待背后,都是对耐心的考验,对珍惜的考验。
开始有些怀念以前过的那些节。与隔壁同学一起,上学放学,盼着节日早点来。六一节?不存在的。礼物?要什么自行车?过节,放假,意味着到处游荡玩耍,运气好还能吃上一顿红烧排骨。如果是过年,还能穿一套里外全新衣服,得到不挨打的豁免权,过完正月再“开印”。
每逢端午,舅舅、舅妈们一起聚在外婆家,有说有笑包粽子;我们小屁孩凑热闹学着包,浪费不少糯米和粽叶,少不了讨一顿好骂。刚出锅的粽子,没上桌就被沿途拦截,硬生生扯下来,剥开粽叶,筷子插进去,在糖碗里转一圈,沾得太多,一路吃,一路撒。
中秋节,月饼不像粽子能自己做,母亲总会去店子里称几斤。最有名的叫广式月饼,油皮纸简易包装,5块钱一斤,蛋黄、冰皮、冬瓜糖,各种馅都有,外面一层脆壳,一咬就碎,和着里面的软馅,美味生津,回味无穷。
彼时的月亮,成为夜里照亮的手电筒。全村子孩子们聚拢起来,大队部禾场上奔来跑去,月色下,一群影子,像提线木偶,相互牵扯,高声叫着,快来看啊,嫦娥跑到月亮上去了,坐在桂花树上,看到吗?还有只兔子,在树下打盹呢。
正沉浸在美好回忆之中,女儿拿着作文本,垂头丧气走出来。皱巴巴的纸上,写着几行字:“圆圆的月儿挂树梢,地上的人儿思故乡。在我们欢度佳节、合家团圆的时候,那些无法回家的人们,在这个节日里,只能遥远的寄托思念。”
“写不下去了。”女儿有些拿不定主意,“要不,我用优学派查一下,看看中秋作文怎么写?”
传统的节日还在延续,但过节的氛围早已寡淡了。
中年男人的世界里,过节总是夹杂着更为复杂的因素,他们面临着写作文“新闻联播式语言”同样的困境:螃蟹太贵,月饼太俗,到底送点什么?张总、李总,还有好久不见的女同学,要不要上个门,走动走动?
思考数秒,中年油腻男、曾经的翩翩少年做了一个决定:
“别写了,收拾一下,跟我回奶奶家过中秋。”
安心过节
贾二 顽强的乐观主义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