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创留学DIY|托福不过百,UMich也逃不掉,文书思路扫盲

留学DIY CAMP 15-16年度分享
Umich, Ann Arbor
DIY申请经验分享
在CAMPers的女生里,Xiaodan可能是最内敛的一个,但是只有跟她熟了之后,才能感受和挖掘到她内心的热情和追求。
就是有一些平时寡言少语,不显山露水的同学,对专业反而更加一丝不苟,更愿意和潜心钻研所学,即便托福没过百,也是名校AD拿到手软。
还没有经历过申请的同学,请不要偏听偏心所谓的"硬性指标",请让教授看到你的potential,这就是美式教育的思维。
撰文:Xiaodan校对:后台君Alice
公众号:richardliwenqing
申请背景申请项目:Environmental Management;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
?本科:Environmental Science, PKU
GPA:3.5
托福:99
GRE:154/164/3.5
最终决定:Umich, Ann Arbor
好文开场
关于选校
选校标准可以分解为两方面:发展方向和申请概率。发展方向指:申请的项目要(1)符合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及(2)有利于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(就业或深造,留外或归国)。申请概率,简单讲就是能不能上,包括:(1)针对某个优秀项目,按照自己背景估算拿到录取的可能性,比如本科水平、是否转专业等,(2)针对申请的所有项目,利用有限的时间、精力来申请,并拿到多个录取的可能。
明确的发展方向有利于缩小选校范围和提高申请效率,但发展方向的选定依赖于过往的经验见闻,并非一时半会儿能确定的,如果犹豫不决,不妨多和前辈、老师交流。此外选项目时,不要空泛的关注学校名字或者项目噱头,要自己看英文官方网站,了解项目到底在学什么、学成可以做什么、自己是否感兴趣等。让自己对项目内容而不是排名产生兴趣,写文书的时候会是完全不同的手感。
申请概率方面,我觉得最有效的信息源是背景相似的前辈,比如同校、同专业、相近GPA的人,前辈申请的学校层次、具体的学校项目都有非常大的参考价值,而且在交流过程中常常能得到意想不到的信息。
其次,根据申请项目之间的相似度来衡量自己申请学校的数量。比如,我一开始考虑过环境管理、环境工程、公共政策、地球科学四大类,但我考虑精力有限,放弃申请后两者。否则,即使申请的选择面变大,也会因为准备材料差异大,平衡申请资料的难度也会加大,反而降低了录取率。
关于英语
我考了四次托福,一次GRE。分享以下几点经验和教训。
其一,制定合理的目标,即在评估自己的英语水平现状和潜在进步空间的基础上,制定托福四个section的单项目标。我的短板是听力,而我当时潜在的想法是一定要大幅提高听力,还因此忽视了借阅读和写作提分,这是导致最后托福分数不高的重要原因。
各科分数平衡是需要战略分析的,不要一味盯死一科但却失了全局。虽然最后一次考试出考场时猛然顿悟,但为时已晚,希望大家不要重蹈复辙。
其二,相对集中的复习时段。复习GRE的一学期中我翘了很多课,平均每天复习时间超过5小时。当然不是建议大家翘课,而是建议大家给英语提供相对集中的复习月份。
对比之下,我四次托福的考试中间夹杂了大三的大量课业、项目、GRE备考两线作战、专业实习。战线虽长,但每次备考都近于“突击”,不仅增加心理压力,还常常打乱复习节奏。
其三,及早准备英语。这一点是从选校需要出发的,不同学校的英语要求不同,比如有的学校严格要求托福100,有的虽要求100但低于100也可以提交申请。
如果未能在确定学校名单、写文书之前拿出一个达标的英语成绩,会干扰学校的确定以及文书等的准备次序。我10月底的托福99出来后,放弃了两所正在准备的学校,可以说是事倍功半,也浪费了择校资料搜集的时间。
其四,把握核心的学习资源。我GRE是自学的(托福上过xdf),网上资料成山,一开始也是挑花眼。但网站经验贴的主要资料大同小异。最后我选择把几本核心的练习,耐心地多做三遍甚至以上,而不是泛泛地把各种资料都看一遍,这很重要。
文书结构的组织方法
写文书真的是准备过程中最最最折腾人的、但也最有意思的过程了。
文书的近期意义、功利地看是拿offer,显而易见。但我想说的是,写文书的过程促使我们思考,去切实地理解自己过往的生活经历与自己的人生轨迹之间的关系,即自己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人生此处。
比如说,反思自己的三观在大学阶段发生什么转变、经由什么事件而转变、这对自己未来的人生选择有什么影响,诸如此类。虽然这些思考没有短期收益,但它将作为一个人生的阶段性总结来促使自己理解过去和规划未来,教授十分看重的就是这种学术反思能力,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分数说明申请者的所有潜力。
再讲讲实践问题。我不擅长写东西,所以或许以下的具体操作可以借鉴给同样不知如何落笔的人。
一开始我罗列自己所有的经历,幸好我有保存资料的习惯,我通过翻阅一两年前的科研材料,发现并罗列出自己做过的“具体”的事、萌发过的想法,尽可能详细。接着,认真地、认真地、认真地看学校官网,包括项目介绍、课程内容、科研项目、老师背景,不同学校的差别真的非常之大。这些信息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整理:
其一,按照直观的关联性把经历和项目联系起来,比如说自己做过中国建筑发展调查,可以匹配学校的““建筑节能”项目;
其二,考虑项目各方面设置,从学校的角度出发,思考项目希望培养什么技能?灌输怎样的价值观?达到什么社会目标或学术目标?这是从更抽象的角度抓住经历和项目之间关联的办法。
比如,UMich的Sustainable System Project要培养系统性思考的能力,强调环保、经济、人口的协调,这样的话,尽管它没有建筑的课程,我同样可以探讨中国建筑增长与减少污染物排放之间的冲突与妥协,而不至于把这段经历丢掉。
以上两步骤并不是线性关系的,而是循环往复的。比如一开始觉得某段经历没有反思的意义,但是项目的信息可以指引你发掘其意义。节奏上,我基本上是几日挠头一日成文的,因此一开始写不出来也别轻言放弃,一定要不停地写。
关于网申
网申并不费脑子,但我想强调一点。千万,千万,不要把填写网申资料当做艰难任务之间的调剂活动,不要在神智不清地时候提交材料,不然拼错名字、交错PS也是“信手拈来”的。A校拿到的是你为B校写的PS,接下来的美好画面自行脑补吧。
每次听取别人建议的时候,我都会想:对方和自己有多大的差异性和可行性?既然以上分享基于我有限的经验,我把这个问题也送给大家,希望各位考虑自身的优势和缺陷,选择性吸收意见。
最后,中介和DIY各有优劣,而我选择DIY,是希望凭借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决定自己未来的道路,不想借非本专业人士人之手决定自己的学术命运。
祝各位申请顺利!
感谢Xiaodan的撰文分享
欢迎大家留言分享读后感
祝同学们在留学路上如愿
一个建筑出身转了商学院拍电影的教育理想主义者

版权声明